透過文化的載體推動地方前進
初心不變,讀者亦追隨不變
與一座城市發生親密的關係
浪漫又踏實的 跟宇宙產生互動
勇氣在於改變的決心與承擔
在地下深耕40年點燃知識的明燈
海洋找到了歸屬目不識丁的老人找到了陪伴
在繪本的樹下,讓童心乘涼歇憩
老屋新生了文學與音樂
用書店和實際行動與社會對話
小地方新生活美好家庭的延伸
科技城裡的文化綠洲
從書店到教育 從閱讀到地方
熱愛閱讀 樂當新手
書本+老厝+台語+人=尊嚴+愛
把山林帶進書店的日常
一個像變形金剛的空間
從生活裡長出來的脈絡攀爬到書店裡
順應自然的生活節奏
這張書店名片 成為了在地的文化勳章
創造以書店為基地的游牧者部落
從記憶的還原到小鎮歷史的延續
獨立宇宙 日常活動中心
不止於知識的載體更在意知識的流動方式
書店作為生命的全部以不變應萬變
讓書店成為地方的客廳
被認真對待的二手書與好運貓
全心的老派實體文社全力的文學創作推廣
以閱讀的初心和熱情撐起一家校園書店
社運書店,也是人生補習班
為任性的靈魂 開一家書店
來自家鄉的文字無國界的溫暖胸襟
老屋舊書 前世交會今生
人與人的相遇 萌芽中
一趟尋找答案的旅程
書與空間是另一個自我的呈現
遺世獨立的南島文化「鳥」托邦
用三個反對 建構一個祕密基地的模樣
逃逸是留下來 是獨立是對一個地方的重新想像
書店或許有邊有譜書本卻是無邊無際
交流 對話凌空一吋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