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逃逸線書室

逃逸線書室

這是三重人的書店

王茜茜

我要在三重開一間書店,是因為那時候所有書店都撤走了,而三重本來就沒有獨立書店。我想要保留閱讀空間,就只能回來開一個像這樣小小的獨立書店。這是我能力可及,想要為三重保留閱讀空間的一個做法。但更多的事情是閱讀在這裡,在我的成長過程,不管是學經歷裡面,它是一個很棒的養分,閱讀它是一個競爭力。

在我自己的學經歷過程裡面我覺得它是個競爭力。我在這裡攝取這些養分,回饋到我自己成長的土地上面,這件事是非常自然的。三重人需要一個書店,我是三重人,我也希望我的需求跟大家一樣,可以被滿足。

最期待大家穿拖鞋短褲走進來,多自然的一件事情。閱讀就應該這麼自然,大家不需要盛裝打扮要 dress code 去閱讀,大家就是穿拖鞋走進來就可以,那麼自然的。騎單車來也很棒,多自然的一個狀態。我覺得就是這樣,我們必須要而且我也期待我自己可以這麼做,就是閱讀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天要做十二個小時,實在是有一點挑戰我的體力。但因為有各種需求,所以我們做得心甘情願,真的是有人需要我們,不管是在早上下午晚上。

一個城市本來就在變,尤其是三重,三重是一個變動很快的城市。

很難去說我開一個書店能夠改變這個城市的什麼,但就是我至少可以滿足有這個需求的人,他要的時候,他可以在這個土地上很容易的找到我。所以我們又要回到要活得久才行,就是要等大家發現,說我們還在。這很重要,不然很可惜。

我之前的那家書店不管是裝潢還是招牌,都是我國中的學弟跟同學來做的。三重就是這樣,很鄉下吧,隔壁鄰居還有你的同學,他可以來幫你做很多事情。他雖然覺得在三重開書店的風險很高,很有可能會倒,但還是會幫你。他那時候還開了一個玩笑,說:「你不要開啦,到時候我還要給你拆招牌。」就是這樣很尷尬啊。我覺得很可愛,他們就是不斷勸阻我不要開書店。

從第一家搬到上一個「逃逸線」的時候,是大家一起來搬家的,裡面有大家一起幫我搬的痕跡。像牆壁,那時候我們很急又很窮,大家來幫我油漆,他們在這裡努力,然後我們的書店變成我們大家都期待的樣子,它就是我書店最好的樣子了。

我是個計畫控,我覺得在我的計畫時間內,我們應該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不斷做調整,調整讓這個計畫有機會接近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不是在計畫內放棄。我們當時是想得很清楚才回來做書店這個工作的,那個需求從來都沒有變,如果我消失了,這個需求依舊還是會回到零,那這件事就完全不構成我們可以收掉書店的條件。如果現在三重有很多書店了,那我們收掉可能也無所謂了,就是有別人做得比我們更好,這可能是個選擇。但目前沒選擇,我們做到現在還是只有我們一家,如果我們收掉,整個三重的書店就會回到原本的樣子。

我們希望成為一個能夠自己獲利、自體運轉的書店。書店會賺錢這件事,是為了能夠存一筆錢,這筆錢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屬於書店的空間。這個空間在很久以後,如果我們沒有力氣再經營這間書店,有人願意繼續的時候,我可以成為那個支持他的人,我可以成為他的房東,他不會遇到跟我一樣的困難。擁有一個空間的這種長期計畫,才能真的達到我們可以在三重保留一個閱讀空間這件事。

我們這是一個營利空間,我不是一個 NGO 對不對?我是一個商業經營的空間,我沒道理接受人家donate的,但你可以買書,對不對?

所以就是 keep going,每一天每一天,然後我們就可以繼續讓閱讀在三重走得更長更遠,然後大家陪著我們,我們也陪著大家,這是三重人的書店,當然也是我的書店。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南路45巷3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