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洪雅書房

洪雅書房

這些書真的是我生命挑選的

余國信

我出生地在雲林縣,小時候從我家去上學走路要走三十分鐘,然後家鄉那個上課的地方沒有一間書店,後來他們說有,我就在回想是哪那一間,那怎麼會是書店?是賣色情的漫畫,賣筆記本和賣一張紙張,叫做大家樂,那個不是我想要的書局。

我小時候跑去書店看書,看完就會很珍惜,想要保留一本,看到有作者簽名就越痛,所以就那個時代,真的就是很渴望這個書。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有開書店的潛質,也是後來意志力的培養。你看那個時代各行各業都有一種老職人,肯在那裡開店,他一定有很多的理由和堅持也很有鄉下的熱情。我們是鄉下小孩,就經常看到那時的書店是沒甚麼熱情的,我們走進去,也沒有用一個椅子給我們坐一下,不然請喝杯茶,所以那時候就想說我應該要去看台灣的其他地方,應該會有不一樣的吧。

到嘉義讀書的時候,常常去其他地方看書店,我們嘉義市的書店有幾間,不過現在都被我們看倒了,那個時代我就想說不簡單啊,怎麼知道後來都變成好朋友,還會聊天,那時我就一直想要開書店。

後來去台南讀書,遇到黑面琵鷺被槍殺的事,那個美濃要蓋水庫,七股要蓋工業區,相關的書我都很常買,也去做志工去受訓,想說未來要開書店,我就有書有圖鑑可以拿來賣。那時候也接觸平埔族,所以書店就是有平埔族專櫃,有原住民自然生態,台灣的森林問題,台灣的農業問題,我平時就會去收集那些議題。

我是那個時代的人,對書會有這種愛情的感覺,你會熱情,對書有熱情。

每一個人都在尋找人生的舞臺,我真的是很幸運,書店給我一個彌補,以前沒有機會去拓展課外讀物,沒有機會擴充領域,現在自己有了書店了。

記得剛開書店的時候,就是禮拜一沒有人,禮拜二沒有人,禮拜三終於有人來了,然後他看了一下說,你那個書店怎麼書那麼少,就走了。後來我就決定開始凹身邊的人,我的那些好朋友,或者荒野保護協會的嘉義分會,就開始從禮拜三,把那個月的活動排滿,然後開始做文宣去發傳單,就是這樣就開始了,這個已經是二十七年前的故事了,就這樣好久好久,已經辦了1350多場了。

怎麼會堅持不下去? 就是禮拜三就變成我人生補習班,還有獲得溫暖,沒有人講話,你真的會憂鬱,生意不好,父母親不諒解,娶不到老婆,女朋友斷線,開書店,是那個時代的十大悲哀。

就是你自己開的,自己很感傷流淚,但是再怎麼流淚,還是繼續開著,對不對?

初心是一樣的,但是我心也變大了,我們開書店的人,都是希望進來的人翻你選的這些書,希望他拿了那些書,看完之後可以變成這樣的人,所以我們就說進到什麼樣的書店就可以變成什麼樣的人,這就是獨立書店的精神,以前我們也不叫獨立書店啦,反正就是很有個性,但是我知道一定要認真選書。

我覺得我的書店裡應該要像變形蟲,理念不變,可是我要把空間善用。
這個就是我認為的,是一種文化的企圖心,我簡單講就是我的野心。

以前我一直覺得我資歷不夠,我瘦瘦的也沒有野心,也沒有錢,所以窮得只剩下書,那你在外面說得很好聽,就是精神糧食,但是真的空空的時候回到家,連家族的人也看我們不起。

我現在是真的看見機會,就是因為以前競爭比較多,書店也開了很多,後來有一陣子又補助很多,所以又開了更多,那我相信未來就靠這個AI讓認真的留下來,不認真的就轉型,我覺得就是機會。

這個跟賣書一樣,這一本書你覺得不好,你怎麼賣得下去,那就真的叫做生意人,生意人就是沒有祖國,然後講話很浮誇都騙人,但是我不是,我是認為我講的是誇張一點,但是我是為了要賣書,這些書真的是我生命挑選的,這個不變。

如果我沒有開書店,也遇不到大家,我如果沒有開書店,現在修理車,那台車不知道爆炸了沒。

人生如果重來當然一定要堅持自己以前找到的那一個緣分,書店真的是有一種緣分,書也是。

我們不要一直想要賺錢,就是說那個買賣書本來不是只有一個關係,它的關係是可以互相的,外面你要開什麼店才可以這樣?曾經有人問我咖啡店可以啊,但是我後來去咖啡店看,我看是不太可以。

開書店是一輩子,不用退休,你要去哪裡找到一個工作可以做一輩子?

嘉義市義教東路110號

bottom of page